close

  楚天金報訊 □本報記者趙莉 通訊員樊彥
  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推出的《開學第一課》,已經陪伴全國中小學生度過了6個新學年。昨晚8時,《開學第一課》在央視一套與學生們如約相見。本期的主題為“父母教會我”,節目以模擬課堂的形式,帶領全國2億中小學生去發現並傳承父母身上的優秀習慣和美好品質,將家庭教育納入開學第一課,尚屬首次。
  那麼,家長教會了孩子什麼?開學第一天,記者隨機採訪了多名小學生。
  好習慣來自父母以身作則
  陳吉(女,黃鶴樓學校六年級):爸媽平時比較忙,我的生活主要由奶奶照顧。我對奶奶可好了,家裡有好吃的,我一定第一個拿給奶奶。我爸媽就很孝敬奶奶,對她很尊敬,從不對她大喊大叫。我爸爸是開出租車的,媽媽在超市做售貨員,他們很辛苦,賺錢也不多,但是我們都很孝敬老人,所以家裡非常和睦,我覺得在這樣的家庭很幸福。
  張雲鯤(男,武昌實驗寄宿小學五年級):在老師和同學眼中,我是一個“書蟲”,特別喜歡看書,因為看書多讓我知識廣博。我覺得我是受媽媽的影響,我媽媽愛看書,每天晚上吃了飯後,她從來不看視,而是捧一本書。我也漸漸養成了看書的好習慣。
  陳雲飛(男,武昌區中山路小學四年級):我覺得我最大的優點就是喜歡幫助同學,我覺得這是受我媽媽的影響。我媽媽也是個熱心腸的人,她有很多朋友,經常有人找她幫忙,她總是二話不說就接下來,然後就想辦法去給他們幫忙,從來不嫌麻煩。
  葉霖佳(女,黃鶴樓學校四年級):
  我現在在學花樣游泳和鋼琴,這可是苦差事,訓練起來很枯燥,但是我還是堅持在學習。我記得我小時候,爸爸報名參加橫渡長江成功了,他跟我說橫渡長江不容易,中途他幾次差點準備放棄、上船,但他還是咬緊牙關,堅持到了最後,我希望我和爸爸一樣,做事有毅力。
  不少家長過分關註“分數”
  記者調查發現,不少孩子在講述父母教給他們的好習慣時,也坦言他們的身上的壞習慣也是從父母那兒“繼承”的。梨園中學一名女生告訴記者,她的性格比較犟,做事也習慣拖拉,為此沒少挨媽媽的罵。但她發現媽媽就是個暴脾氣,做事同樣拖拉,“有的同學喜歡罵人,也是從父母那兒學來的”。
  昨晚,在陪伴孩子收看《開學第一課》時,水果湖一中學生家長徐先生感慨不已,作為70後的家長,他和兒子的關係比較僵,“孩子成績一般,我一直有點瞧不上他的感覺,但仔細想想其實這小子在品質上很不錯,比如對人真誠、友好,他身上的長處、短處都有我們家長的影子”。
  湖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會長、武漢大學教授戴正清說,2010年以來,在我省心理咨詢個案中,涉及孩子教育的咨詢逐年上升,比例達40%以上,親子溝通不暢、家庭教育出現的偏差是不爭的事實。
 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範先佐教授表示,從教育的發展規律來看,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,塑造自信陽光的心態是小學生最值得積攢的財富。不少家長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束縛,有意無意中把“分數論”傳遞給了孩子。
  (原標題:《開學第一課》首次講家庭教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w88vwqfo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